首页 > 文化

改革社会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建议书

2020-2-9 16:32:53
【 字号: 打印  
现有的公共文化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不适应,出现各种问题是必然的。
〔按语〕"吹哨者"

去年九月份,我就写了这篇呼吁文章。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会出现武汉疫情,但我提出现有的公共文化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不适应,出现各种问题是必然的。

并在文中指出:"第二个失衡,。。。难以形成预见性的事先预防管理和强有力的事后处置措施,致使这些现象难以杜绝,且日益蔓延扩大。这突出表现在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

经过这场灾难, 希望我这篇呼吁中反映的论题能得到社会重视。

最可怕的腐败,是文化的腐败。

杨林

篇首提要:

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既不能靠自说自话盲目自信;也不可能从古人话语里面寻找现成答案照搬照抄。我们常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民族族群和亲、融合历史经验,尤其是擅长谋略文化。现在主要的症结是如何结合现实需要进行承古创新的再创化,关键在于必须适应当前国内外各种现实因素的需要,克服体制壁垒,营造跨越体制藩篱的建言立论公平机制,最大限度广开民智、充分广纳贤才,开创自春秋百家时期以来第二个属于新时代的文化创新高峰。

上篇  改革现有社会公共文化体制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公共文化这一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本文所指社会公共文化,指对管理社会内、外部公共事务所涉及的基础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创化与策略研究,涉及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人文文化、商业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社区康乐文化,以及促进民族和族群融与社会稳定的民族和民俗文化、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势力与国家安全的外交谋略文化等。

一、现有社会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现实需要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经济体制方面,民营经济占比越来越大,具有双重社会意义和实践结果:

一是有益的方面,在经营决策中民营企业具有超越公有制企业责权利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体制积极性和灵活性,为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特别是在一些新兴竞争产业取得了突出成就,比如深圳华为等一批行业标志性企业。

二是不利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存在制假贩假、制造伪劣产品、破坏环境等违规违法事项,对社会宏观管理在制度文化理念与政策应对难度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现实挑战,特别是食品生产领域,个体化种植生产和作坊式分散经营,为市场监管带来了空前的难度;市场准入监控受限于检测手段和责任心,也难以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对广大民众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胁。

而对于社会宏观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管理决策方面,仍然主要是局限于原有行政事业体制,不仅在决策体制上没有及时纳入相对应的民间思想活力机制,而且由于受到日益蔓延的社会商业化逐利环境与日益强化的社会逐利心理的影响,在行政体制基础上又增加了强大的体制性腐败诱惑,造成社会管理的腐败性高成本和低效能。

这样的体制性矛盾进一步催生双重不平衡:第一个失衡,是对于优质民营企业释放出活力的日益发展现实,主管机构难以做出切合实际的前瞻性发展规划,也难以为这些优质企业提供及时恰当的政策服务。当面对外部干扰因素时,往往处置滞后、措施乏力、容易被动。比如在对美贸易战方面。

第二个失衡,在面对民营企业产生的违规违法行为方面,难以形成预见性的事先预防管理和强有力的事后处置措施,致使这些现象难以杜绝,且日益蔓延扩大。这突出表现在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些大型标志性优质企业的成长,在经济决策机制创化方面,也为政府宏观管理决策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得在一些对外政策制定方面能够较多汲取民间智慧,可以在某些方面弥补行政体制的不足,这是当前经济领域较优于其他社会发展领域的地方。

二、现有社会公共文化应变机制与当前社会价值认同的复杂现状以及国民教育的现实需要不适应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结构多元化、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市场化,不同阶层利益形成与区隔日趋显著。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化进程所带来的中外文化深度交流和价值观碰撞的影响,我国社会的人文价值形态也与传统的古代封建时期、建国以后的前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体化价值观形态具有显著的区别。目前在民间比较有影响的一个是在原来计划经济时代政治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就是俗称的“左派”思想;另一个是伴随国内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纳入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成分而伴生的人文自由主义思想,也就是俗称的“右派”思想。应该说“左”、“右”这两种思想元素对于当今社会公共文化政策形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这两种思想在与社会各阶层受众因不同历史时期对家庭或个人利害得失的不同,与切身利益结合产生衍化成不同成阶层的社会意见群体,导致对原有的“左”“右”本源思想的变形而也具有中国特色,对于具体的现实制度文化与社会公共政策文化认同方面产生日益严重的彼此对立,附着上“左”“右”的外衣,也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政策推广产生不同的歧义和要求。也即产生“邪路”与“老路”的问题。

再加上中国社会的特殊的家族传承传统,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叠加恩怨情结,导致基于对现代或当代社会问题认知上形成势同水火的尖锐对立群体思维。严重削弱和消解社会和谐与向心力。甚至当面对突出的对外矛盾的时候,还会产生“资敌”心理和言论,即“亲美”、“精日”等网络舆情现象。

这一无法回避的社会价值认知现状,是当今社会公共文化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依靠原有传统的政治教育形式、原有的话语体系显然不能适应。当前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是把现阶段一些施政政策目标、口号及若干传统文化习俗概念进行组合排列,形成十二个并列词组组合。缺少重点突出、内在逻辑严密、富有思想与文化感染力的概括性论述体系。如何针对社会舆情关切与心理期待以及各意见群体思想的历史特点,形成既具有逻辑性与合理性的理论说服力、又充满人文感染力的主流价值论述体系,从而能够春风化雨般植入大多数民众内心,形成最广泛的社会主流公共价值认同,尽可能化解群体纷争,显然还需要进行深刻的思想文化创化努力。而完成这一使命,从一个时期的社会现实情况来看,现有的社会公共文化体制在应对实践表现上似乎力不从心。

实际上,无论哪一种衍生的社会思潮,其中并非完全没有原始合理成分,社会公共文化的作用,就是应该化解和引导民众减少其中偏颇的部分影响,化消极社会情绪为积极的社会积极动能。

比如现实中的“西化派”,在年轻群体和知识阶层有较大影响。其中多数人并非不爱国,本心愿望也是希望加快改革和完善社会现实。但其普遍局限性往往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知识视野和思想认知方面有局限性。西方文化多元化,各种社会会思潮纷繁复杂,层出不穷而昙花一现;每个思想家极具个性化语言。许多非专业的“西化派”往往缺少对西方文化体系性和社会实践利弊的全面了解,更不具备对中西文化进行理性对比汲取优势互补的能力,往往侧重于某些人某种观点某种煽情言语的情绪性感染,形成盲目的反现实情绪。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是在日常国际关系矛盾的看法上,往往不能把对西方较先进文化的认知与一些西方国家政府的现实霸权政策相区别,对其一切霸权政策盲目背书,成为西方霸权的辩护士,同情对方立场。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近年产生了以复古国学国粹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中华文明优先论”,不顾客观事实,过度夸大中国历史文化优越性,形成另一个反智的认知极端。

近年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国学”兴起和这一现实不无关系,甚至可谓应运而生,似乎具有替代和填充现代社会公共文化的意义。本文在这一段落不拟对其利弊展开讨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简单依靠古人的思想和话语体系来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显然是行不通的。

这个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就不能实现社会稳定的长治久安。

三、现有社会公共文化体制与青少年人文教育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

青少年代表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家强。近年来,青少年人文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校园凌霸现象,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激增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焦虑。这些问题的根源除了来自校外社会上各方面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教育体制本身而言,严重缺少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文教材读本,人文教育思想虚空,是当前青少年人文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

在制式教材方面,教育管理部门缺少与时俱进创新的内在觉悟与基于社会实践的知识视野,又缺少通过从社会贤能扩大、补充教材创作的职业胸怀,坚持部门壁垒、闭门造车。一方面因循守旧,用封建时代的《新三字经》、《弟子规》等含有封建时代糟粕内容的过时读本应对搪塞。面对社会呼吁创新的要求,教育部也委托武汉大学等承担所谓“重大课题攻关”,推出武大教授五人版《新三字经道德箴言》,但内容堪虞:首先,完全没有原创成分,把古书古人的相关言语进行拆装排列、勉强附会成文;其次,语言素养欠缺基本功,通篇基本上不押韵,毫无语韵美感可言。既无内容,也无文采,成为当下制式教育读本创作的负面样板。而对于体制外创作的无论内容和文采都远胜于此的同类型读本,则坚拒不受。2012年,本人曾参与为北京市教委主创《北京市中小学生法律教育宣传手册》,并在北京市中小学进行推广应用,受到好评。时任深圳市文联负责人曾数度向教育部门负责人推荐在深圳借鉴和推广,但没有下文。

在市场化课外读本方面,以长期计划生育少子化现状下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殷切期盼和市场化教育体制为契机,书店里堆积如山充斥越来越多花花绿绿、缺少思想内容的读本,再加上形形色色的浩瀚典籍读本,超出学生现阶段学习需要,其中不乏夹带封建糟粕或其它不适内容的成分,让一般家长与学生如坠云雾,难以取舍。既花费了过度的购书经济成本,又难以得到理想的阅读收益。鉴于这一现状,笔者本人经过长期酝酿创作,完成五千言原创版《新三字经》,一韵到底,内容涵扩中国历史、人文品德修养、节庆习俗、师亲规范等各方面内容。并以《新三字经》为核心内容,完成第一本完全诗赋体的社会公共人文读本《新古风美育诗文集》,形成系列人文美育项目,并被采购作为公益人文读本进行试点推广。《中国民政》、《南方都市报》等中央和省级期刊媒体刊文介绍了项目创意和试点情况。尽管如此,个人推广过程中深感在现有社会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下面临各种不规范认定以及劣币驱逐良币的体制性障碍因素束缚,缺少公正公平、优胜劣汰的社会公共文化项目遴选机制。

综合以上制式课本和课外读本的现实情况,与现阶段青少年健康成长应有的人文教育内容要求相去甚远,再加上容易成瘾、充斥渲染暴力等庸俗化内容与的网游吸引,使得青少年置身不良的成长环境,校园问题及各种案件日益增多,更遑论为未来成长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四、现有社会公共文化体制与对回归后的港澳民心归化教育以及围绕祖国统一的对台文化工作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



内部教育环境如此,就更谈不上对在一国两制下条件下回归的港澳青少年进行有效的大中华主体文化的归化国民教育了。目前在香港出现的“港独”、“废青”现象,正是在新形势下为社会公共文化体制改革敲响的警钟!

台独势力由小逐渐到大,港独势力从无到有,固然是由于其内部极少数顽固分裂势力的操弄蛊惑和国外反华敌对势力的长期支持。但具体来说,分裂势力的主要操作手段之一就是通过篡改和撰写歪曲历史的教科书等文化方式,对港台居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洗脑,植入去中国化思想。而大陆的应对措施除了经济惠台、惠港措施,在文化舆论应对方面主要通过政府发言人、电视台和报纸进行批判性喊话。民间交往交往也流于仪式性的制式学研机构的学术交流活动,缺少具有对广大港台民众具有针对性的优秀人文文学艺术作品的创意创作和润物无声的适宜交流推广方式,效果不够显著。

本人曾参与有关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课题研究工作。2016年的时候,我给有关机构写了一份建议:由广东和福建作为主要平台,联动港澳台民间历史文化及宗亲团体,做一个岭南地名文化遗产梳理和民俗文化的持续宣传项目。通过对闽粤与港澳台一些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的标志性地名形成历史的挖掘和追述,延伸出闽粤与港澳台各民系形成中与中原文化的历史渊源,作为大中华具有现实影响的历史地里坐标意义的历史叙述版本。以达到增强历史认同和中华文化向心力的作用。从而建构出更接地气的大中华文化论述。并动员两岸民间诗书画和摄影爱好者参与相关历史题材的主题创作。以民间艺术形式产生润物无声的自然推广效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充满意识形态对立的政治文宣不可避免的僵化性局限,也可以避免对台独、港独政治批判喊话对港台普通民众带来的逆反心理。没有得到回馈。

2017年底,本人在深圳参与疍家民俗文化节活动前期筹备讨论时,向主办单位建议:和香港等地疍家族群联系起来,在深圳形成常态疍家文化研究链接平台。基层筹备单位很赞同,让我写了专题方案,后来不了了之。

今年初,有关机构组织申报年度重点扶持创作项目,我申报了一份详细的《岭南史诗》创作提纲,基本框架是依循岭南民系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阐释和讴歌大湾区的人文历史形成与未来发展前景,以及通过对大湾区的人文与社会经济发展展望,刻画未来大中华文化经济文化圈的社会发展前景,增强中华人文文化向心力。至今也没有下文。

如果再不对公共文化体制进行改革,破除行业与圈子壁垒,建立公开公平的评价机制,引入有价值的民间创作活力和文化有生力量,仅仅依靠传统的政治批判等官式文宣方式,无法达至对港台基层民众的文化心融效果,难以适应现阶段港台地区的民心归化以及与分裂势力进行有效文化斗争的需要。今后台独、港独势力有可能顺势操弄更趋嚣张,港台民心可能更加疏离,维护和实现国家统一面临的困难也将更大。

五、现有社会公共文化体制与日益紧密的国际交往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取决于基于经济体量、科技水平、疆域面积、资源占有基础上的物质实力总和;而其也取决于基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社会文明、宗教人文基础上的文化软实力总和。

从世界范围观察,主要文化区域国家间人文生态与国际政治谱系往往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成为地缘政治的基础历史基因纽带。

首先,以美国为中心的英语系国家关系最紧密。尽管历史上英美之间曾有过殖民与独立战争的恩怨历史,美国与加拿大也曾经有过历史冲突,但丝毫不影响彼此间亲密同盟的现代国家关系。英国一直坚称和信守“英美特殊关系”,美国打谁就打谁;澳大利亚、加拿大也是美国坚定的同盟国。最近在华为问题上,加拿大更是毫不避讳的做美国的马前卒。

再看以俄罗斯为中心的俄语系斯拉夫国家和地区。假如说各英语系国家对美国的向心力中不可避免会具有西瓜偎大边的现实政经因素。那么,日益衰落的俄罗斯,除了军事实力,在其他政治经济方面基本上不具有吸引力,与前苏联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但即便如此,在斯拉夫国家之间,特别是前苏联范围的俄语国家和地区之间,俄罗斯仍然保有了强大的向心力。除了白俄罗斯是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坚定盟国,在地缘政治上并未获得俄罗斯有效奥援的塞尔维亚在面对西方极大压力的情况下,仍然坚守俄罗斯情结;在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家主流族裔亲西方势力上台之后,其国内俄罗斯族民众则表现出归附俄罗斯的坚定民族意志,为此不惜流血牺牲。

朝鲜半岛上,南北朝鲜已经分成两个主权国家。并且相互之间内政差距极大,双方长期对峙。即便如此,南北双方都把实现民族统一作为念兹在兹的终极追求,可见其内在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

至于有宗教文化背景的中东等地区,背景文化的国际政治谱系色彩就更加明显。

再反观与我国历史上有渊源的泛大中华文化区域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新加坡华人占70%以上,在东盟中却最后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且长期鼓吹“引美制中”。外蒙古,是从我国独立出去的,并且国内还有内蒙古的民族血缘关系,属于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而外蒙古独立后先是亲苏反华,苏联解体后则在仰赖我国经济支援的情况下,惯性亲俄,媚美媚日,在感情上疏离我国。

我国的台湾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即使是不支持台独的国民党政治人物,也都把亲美放在第一位,只是主张用“和陆”来换取大陆的经济利益。

此外,历史上属于泛中华“儒家文化圈”内的其他国家的情况,也都不够理想。除了朝鲜基于曾经的血盟历史和特殊的现实地缘政治需要与我国保持基本稳定的友好关系外,日本、韩国是美国的盟国,越南“援美制华”的图谋也日趋明显。

现阶段除了对外关系中中美博弈这一主要矛盾之外,还存在与印度、南海诸国间等严峻复杂的领土争端,解决这些矛盾,有效维护国家主权,首先是要壮大自己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因为硬实力总是有限的,并且在短时期内不可能达到世界独大的地位。这就必须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强大软实力,最大限度聚集有助于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的积极力量和因素,实现得道多助;最大限度减少和消解阻碍国家对外战略目标实现的国际不利因素。

由此可见,在历史上长期居于中华文化主导地位、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历史连接纽带的儒家文化,在现代国际影响力方面缺少积极有效的作用。简单依赖国际上的孔子符号文化传播,难以构筑有效的现代版中华国际文化软实力载体。必须在全面梳理和提取中华优势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国际社会经济与文化竞争的现实,进行新的文化创新。

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既不能靠自说自话盲目自信;也不可能从古人话语里面寻找现成答案照搬照抄。我们常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民族族群和亲、融合历史经验,尤其是擅长谋略文化。现在主要的症结是如何结合现实需要进行承古创新的再创化,关键在于必须适应当前国内外各种现实因素的需要,克服体制壁垒,营造跨越体制藩篱的建言立论公平机制,最大限度广开民智、充分广纳贤才,开创自春秋百家时期以来第二个属于新时代的文化创新高峰。

这就需要决策者必须要以当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对现有远离社会实践的学研机构垄断社会公共文化研究的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上篇结语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现阶段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做出了一系列理论与政策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数度发文:在《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补齐文化发展短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国际话语权,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创新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要求,体现文化例外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进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载体渠道、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创新,激发动力、增强活力、释放潜力,推动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中央两办在有关文化智库建设的通知文件中,也把民间智库建设纳入了政策许可。

但关键在于如何从制度层面和操作环节具体落实。就是在具体课题招标等政策实施环节,如何打破机构与职称限定等既得利益制度基础上形成壁垒的垄断,建立真正公平公开的竞题选题机制,把求真求实放到首位,彻底消除“形式上公开招标,实际上圈子内定”的课题招投标弊端。




中国社评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7-2020 www.jcwk.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荆楚网刊 京ICP备05014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