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评网讯:当前,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新阶段,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们正在陆续复工上班,此时疫情的威胁还会表现在心理层面。心理健康研究领域,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问题”取向的研究偏好。以焦虑、抑郁、恐惧为主题的研究要远远多于以希望、信心、爱这样主题的研究。但其实,希望本身就是一味良药。不同的人,面临相同的逆境时,主观上的压力程度往往是不同的。积极应对,面对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不过度焦虑,能够生出希望感的人,往往也会恢复得更快。
许多人看到疫情的消息,有时会非常难过,会期待“拐点”的早日到来。这种时候,其实在采取问题取向——想着的是问题和答案。虽然问题和答案真的很重要,它和一个个生命和千万个家庭有直接的关系,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动力,方能远离徘徊和悲观。希望本身还能点燃更多的希望。因疫情而感到忧虑的,远远不只是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人或者湖北人。有时,未必是因自己是否会患病而担忧,而是为了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
乐观的情绪,对缓解其他患者、一线医护人员以及所有人的焦虑很重要。无论舱内还是舱外,无论武汉、湖北还是其他地方。人在悲沉和重压下,也完全可以滋长出积极的东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最近的调查显示,疫情下有很多人经历了积极的应变过程。74.0%的作答者更加注意锻炼身体;65.6%的作答者表示自己比以前更加注意个人卫生;有57.7%的作答者从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中体会到世界上充满真爱;有53.8%的作答者意识到世事无常,决定以后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这些,永远都在,也是我们一直都在追寻的希望。
焦虑什么时候会成为问题?焦虑过多,成为不可承受之重的时候,其作用机制和这次新冠肺炎有类似之处,人类免疫力不足是问题,但是免疫机制带来的过度反应却异常凶险。在过分焦虑的情况下,人们会被焦虑感所笼罩,无法集中精力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那种不安和内心扰乱感会导致个体缺乏对自己和他人的耐心。特别是对他人缺乏耐心往往会诱发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焦虑源进而扩散蔓延。
我们需要习惯与病毒或各种细菌等生物共存的生活,它们无处不在。这实际上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医学的高度发展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传染病已经离我们很远,但其实传染病一直在我们中间寻求机会,因为病毒始终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与人类和平共处,但是不时也会兴风作浪。人类生来就与这种不安全的情形相伴,这里不仅仅是病毒和疫病的威胁。交通事故、战争、自然灾害和各种疾病,几乎在我们这颗星球上无时不在,其实就是人们的日常。
人们对上班感染疫病的过分担忧,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投射。此时此刻,内在的不安终于找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理由。因此,应对的第一步,就是认清不安全感是一个正常体验,不必过分放大。如果过分关注内心不安的部分,就会把这种不安全感放大。当然,焦虑症是一种明确地列入疾病诊断和分类手册中的精神障碍,需要有三个要素才能下诊断:症状、持续时间和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与它仅一字之差的焦虑则常指焦虑症状。大多数人体会到的仅仅是焦虑症状,如惴惴不安、心神不宁、辗转难眠等,远达不到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如果按照专家的指导,做好充分的防护,还是觉得上班的路上充满风险,并为此内心充满恐惧。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此前有没有类似的恐惧感,那段时间经历了什么。内心深处很可能也有过类似的不安全感,甚至比现在更甚。心理学上认为,人的一生都在成长,总有特定阶段的任务与之相伴。新冠疫情终究会过去,但是接纳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可能是我们终身都会面临的任务。没有一段经历是没有价值的,经过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希望每个人最终都会获得内在的成长。
除了关注疫情之外,看看是否有其他重要的事需要开始着手做。如果可以,开始动手去做它。如果没法集中精力,可以尝试做一些难度低的小事,洗衣服、拖地、陪孩子阅读等。经过这次隔离,许多人都重新认识了工作的意义,其实家务也是一样。亲手整理出一个干净整洁的家,自己也会有成就感,有助于对抗焦虑。也可以多尝试,动起来。比如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规律地坚持自己平时喜欢的运动。如果没有,不妨从最简单的广播体操开始。也可以练习深呼吸。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学习深呼吸,可能你会发现自己的肩膀提起来了,这个姿势不正确,网上有不少教学视频,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这样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积极元素。其实,潜在的风险应对从生活中折射出来,可能也就成了爱的样子。比如,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每次经过红绿灯的时候,父母会指着红绿灯,让孩子跟自己念“红灯停、绿灯行”;孩子大一些的时候,父母会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可以沿着人行道小跑,但是以马路口为限,到那里必须停下来等待;再后来,虽然可能不牵手,但过马路的时候,父母和孩子都还是会跟得比较近,彼此呼应心安。这个过程,就是应对风险的过程,也包含着满满的爱的勇气和力量。逆行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给了我们那么多感动,原因就在于此。
这个世界并不是绝对安全,但也不必刻意去冒一些风险,比如吃野味。我们餐桌上的食谱,不仅来源于菜园、果园和养殖场的农民和工人的双手,更来源于祖先世世代代与大自然打交道积淀而来的智慧。这些食谱,不仅考虑了营养,更是考虑了安全。大多数让人类很难对付的病菌,都来自野生动物。这些病菌对野生动物而言可能不是大事,但是对人类而言却异常凶险。远离野味,不仅事关文明,还与安全息息相关。(作者:王葵,系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副研究员)中国社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