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

洗牌时刻来临 医疗美容行业该如何全面“整形”?

2020-1-15 16:29:44
【 字号: 打印  

中国社评网讯 几千亿级的市场体量、每年40%左右的增速、各路资本蜂拥推动……中国医疗美容(以下简称“医美”)市场看似一片繁华的背后,却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状——虚假信息泛滥、药品市场无序、速成班暗黑繁衍、行业自律缺乏、技术标准缺失等诸多问题,导致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频频曝光,这些都是当下医美市场的“硬伤”。那么,推动医美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未来驱动在哪里?

“健康求美”需要放心消费环境

如今,医美正在从小众消费走进大众消费群体的生活和视野中。但与之相对的是,很多消费者对于“非法医美”和“规范医美”仍缺乏足够的了解。

隆鼻、除皱、瘦身、做双眼皮,这些耳熟能详的项目其实都属于医美。但是目前来看,社会上对于医美消费热情盲从有余,对于盲目跟风做医美的后果与风险,却没有足够的警惕。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晓艳介绍,自己曾目睹过不少盲目跟风医美失败的案例。“有的爱美人士仅听朋友介绍就去了一些非正规机构,用了非正规产品,结果美容不成反毁容,十分可惜。”

其实,卫生部门、行业协会的官网上对于开展医美活动的场所、服务人员、医护人员的资质都有明确规定,消费者应该对机构许可证、人员资质证、服务项目的收费信息等有明确了解以后,再做决定。

张晓艳表示,选择正规医美机构和正规医师,是规避医美风险的有效途径。医美是以医疗为基础的,所以正规的机构是需要有医疗资质的,任何一家经过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合格的医美机构,消费者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

“要通过权威的科普让广大消费者充分认识到医美和生活美容的区别。”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曲晓光建议,应该建立一个“三正规”的平台,把正规的医疗机构介绍给老百姓,把正规的医生护士介绍给老百姓,把正规的产品介绍给老百姓。

引导社会“健康求美”、合理消费,除了帮助消费者提高鉴别能力、做好医美科普与搭建权威信息平台,行业自身也需不断加强自律,加速转型适应市场需求,打造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新闻与公共事务部主任任静建议,首先要加强行业自律,希望医美机构依法经营,规范行医,增强责任意识,坚守职业道德;其次要建立起消费维权机构的黑名单,对于消费者反映的一些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侵害权益的机构,向监管部门进行移送,来维护消费者权益;第三是针对医美机构,中消协愿意和媒体、行业机构一起,对公众开展消费教育,让消费者更能够明明白白消费,放心选择。

医美行业更应“有所作为”

天眼数据显示,近年来,医美企业呈爆发式增长,71.57%的医美企业成立于2016年之后。目前,我国经营范围含“医美”的企业数已超过7.1万家。医美营收的快速增长润是推动市场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新三板医美第一股”的华韩整形2016年-2018年的总营收分别为5.43亿元、6.32亿元、6.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22万元、3099万元、3567万元。艺星医美在此前赴港上市提交的招股书中也显示,2015年-2016年,其总营收为4.05亿元、7.23亿元,到了2017年,实现了总营收10.37亿元、净利润1.13亿元。

同样,作为链接B端和C端的“中间商”,新氧医美凭借B端巨大的营销需求,盈利能力翻倍增长。新氧科技赴美上市的公开招股书上显示,公司总营收从2016年0.49亿元大幅升至2017年的2.59亿元,增长428%;2018年总营收进一步增长138%至6.17亿元(约合8980万美元);在利润规模方面,新氧科技2018年实现净利润5508万元,较2017年增幅高达为220%。

个人创富神话也在频繁上演。由于医美不依赖医保支付,具备很强的市场性和消费属性,整形医生正在成为一个日益壮大的新职业人群。《新氧2019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新氧“百万医生”(指在新氧平台GMV过百万的医生)数量达到423人,较2018年增长70%,他们平均每人每年在新氧平台创富203万元,其中创富500万以上的有16人。他们的平均年龄是40.24岁,硕士以上占比超80%,平均入驻新氧平台763天。

但是,与庞大的医美需求相比,技术精进、审美水平专业、富有敬业精神的医生数量相差甚远。于是,医美的多层次需求便给了滥竽充数的黑诊所浑水摸鱼的机会。

在“进200块钱的货卖2000块钱”的诱惑下,渴望暴富的投机者趋之若鹜,黑诊所、假药、速成医生真假难辨,终端服务市场呈现“小散乱”格局,那些为了短期逐利遍地开花的医美机构,为医疗事故的高发埋下了隐患。

不具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超范围执业、具备低资质的机构和医生从事高资质手术以及生活美容机构提供医学美容服务等乱象的背后,群众的求美需求得不到满足是一个主要原因。

比如,一位顾客想得到只需打一两针的微整形手术时,他将不得不面对无奈的选择:正规机构通常不太愿意从事这类微小服务,即使愿意,价格也可能十分昂贵。

资深整容爱好人士小月也向记者表示,国内批准的医美注射产品太少,她一般去国外比如韩国或者欧洲注射某些国内未批准的产品,这些在国外都是合法的。

业内人士认为,医美行业的自我约束,除了要让从业人员“有所不为”,更应让他们“有所作为”,即通过向社会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医美服务,承担起满足多元需求的社会责任。

完善技术标准成业内共识

溶脂针注射的“资质”究竟是什么资质?溶脂针注射的究竟是哪类药品?没有人能给出权威的答案。这暴露出了行业缺乏技术标准的“硬伤”。因此,尽快建立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业内的共同期盼。

2019年9月26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委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该委员会将制定相关团体标准,规范管理中国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减少行业中的风险及不良事件,促进技术创新。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长张斌表示,标准化是规范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基础建设,委员会要努力做好相关工作,为行业发展服务。

建立技术标准,可以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解决整形美容乱作为等问题。对于医生来说,不该做的整形手术坚决不做,不能填充的材料坚决不填充。否则,医生就可能因违反技术标准被追责。如此,才有望尽快扭转整形美容事故多发的势头。

除了假医生、假耗材、假机构之外,项目混乱、价格不透明,也是部分医美机构被诟病的主要原因。促进医美服务价格透明化、服务项目清晰化,医美行业明码标价也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有医美机构研发出了“项目价格服务点单系统”,将整形项目按科室进行归类,清晰展示项目种类和具体项目内容,各类项目及组合套餐明码标价,可以说,为未来医美行业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医美服务价格体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医美行业的市场价格将逐渐趋向透明化,消费者了解优质的医美机构、获取真实的服务价格会更加容易,也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医美行业“洗牌时刻”来临

“医美消费需求已经变成我国居民第四大消费需求,医美行业也步入快车道。”任静指出,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共收到关于医美行业的投诉483件,2018年全年的投诉统计数据已达到5427件,上升了十多倍。2019年仅上半年就已经有3535件。

其实,关于规范和监管医美的相应法律并不缺乏,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对医疗类广告做出了规定,指出不得断言和夸大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外《电子商务法》对虚假宣传也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其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评价。

据了解,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原国家卫计委等7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美专项行动。全国打击非法医美以来,不少生活美容违法开展医美活动被查,不少非法医美产品被查,不少非法行医者被抓,医美行业正在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迈进。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监管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医美行业利用社交平台发布广告,比如微信、微博、朋友圈、直播等社交平台线上引流、线下销售,使监管难度变得更大了,这也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此外,某些医美服务平台对入驻商家的相关资质审核不到位,也让他们有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可乘之机。

2019年,专项行动从打击非法医美拓展到严格整顿医美全产业链,包括医美贷、医美咨询师、渠道医美、高提成中介等,均形成高压严打态势。这意味着,全国大部分医美机构的原有运营规则中,包括不规范经营、不注重质量等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

业内人士指出,医美行业乱象的主要根源,其实还是医美市场供需失衡的阶段性矛盾反映。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医生进入消费医疗领域,机构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被认同,消费者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逐渐提升,相信医美产业的定位、核心价值会越来越清晰,畸形和泡沫会逐渐被清出,医美市场亦将回归医疗本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7-2020 www.jcwk.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荆楚网刊 京ICP备05014123号